把阅读作为方法
2023年3月18日 · 6128 字 · 13 分钟
笔者刚上大学的时候,比较讨厌将阅读作为一种方法来讨论研究。认为读书唯求愉快,只在乎共鸣和是否获得了享受。当时笔者更追求的是读书不求甚解,对做研究般的读书方法是尽显鄙夷之态,对咬文嚼字般的读法更是嗤之以鼻。
时过境迁,后续接触到了更复杂的学科,更加晦涩的知识后,对于知识也就有了更多的敬畏,并且慢慢发现自己的阅读方法和态度跟不上知识的要求,于是开始慢慢的探索起来,将目光重新放回到了阅读的方法论中,也就有了这一篇文章分享。
散漫的缺陷
我在生活、感受、思考,把自己意识到的一些东西记录了下来。更多的东西尚未被我意识到,它们已经存在,仍处在沉睡和混沌之中。读书的时候,因为共鸣,因为抗争,甚至因为走神,沉睡的被唤醒了,混沌的变清晰了。对于我来说,读书的最大乐趣之一是自我发现,知道自己原来还有这么一些好东西。
最初的时候,互联网上的资讯并不多,我所有的阅读活动都是基于大学图书馆的藏书,大多数时间看的是王小波、余华、加缪、海明威等人的小说,那时认为散漫而随意的看书是一种生活态度,你不必记得你看过什么,就像你不必记得你哪天吃过什么一样,它们早就成为了你身体和精神的一部分。这种变化是滋润和成长型的,所以不必偃苗助长。
这种理论直到现在我认为也有其合理之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到的学科和理论变多,这种散漫的阅读习惯还是带来了缺陷。最初让我感觉到吃力的是在大二期间接触了经济学,当时凭借着兴趣借阅了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一口气读完了上下两册大部头。虽然阅读期间感觉重塑了自己的世界观,第一次有了一种解构世界的方法的喜悦,但是读完后心里反而空荡荡的,感觉这些知识犹如浮云般随时都会离自己而去。这和读完文学或者小说后的心态截然不同。
直到我在读完 《如何阅读一本书》 后,我才有开始意识到原来阅读不同种类的书籍,需要不同的阅读方法。就像读小说文学类书籍不求甚解可能是好事,但是阅读专业性书籍,如果不梳理大纲,不进行主题阅读,那么可能就无法说自己读好了这本书。
主题阅读,也可以称作比较阅读,这是所有阅读中要求最高和难度最大的阅读类型。 主题阅读是围绕某个主题同时阅读多种阅读材料,并进行对比、分析。 主题阅读的目标不是全面理解任何一种特定的阅读文本而是为了加深对于某个主题的理解。
在这之后,我有意识的开始探索阅读的方法,减轻阅读以外不必要的负担,经过较长时间的调整和修改,目前这一套方法是我迭代出的流程,虽然后续难免进行修补,但是核心流程已经经过时间的检验。
我的阅读工作流分别是发现、收集、计划、阅读和输出:
- 发现:寻找感兴趣的、有价值的书籍。
- 收集:通过工具收集书籍。
- 计划:围绕 OKR 或者个人兴趣,构建特定的主题书单,制定阅读计划。
- 阅读:针对不同种类书籍使用不同阅读方法。
- 输出:用输出知识的方式加深知识理解。
发现之旅
虽然如今互联网时代获取信息的媒介有很多,例如博客、网站、长短视频、线上交流等等,但是想要获得系统性的知识,书籍仍然是我认为最佳的实践没有之一。但这一切有一个前提,即阅读的对象必须是优质的内容,如果阅读劣质内容,则比其它媒介更容易使人陷入偏见和狭隘。
所以阅读流程的第一步,就是寻找优秀的书籍。如果还要加上一个限定词,那就是寻找你感兴趣的优秀书籍。
寻找兴趣
比起从浩如烟海的经典书籍堆中寻找书籍开始阅读,从自身的兴趣出发也许是个更好的选择。与其强迫自己阅读完某些经典书籍,不如跟随着内心的喜好,从好奇心和阅读的欲望为起点,开始自己的阅读之旅。
如果你对阅读哪本书籍还没有什么目标,暂时不清楚自己对哪类书籍感兴趣,那么不妨去书店逛逛。对比网上他人的推荐和电子书籍,纸质的书籍能给人提供更直接的反馈,亲手翻一翻书的目录和大致的内容,相信能很快的知道自己是否对该类型的书籍感兴趣。
并且由于压力和竞争,现存的独立书店对书籍展示和陈列的方式都有独特的考量,经常看看书店的热门推荐位,也能快速找到新出版的好书。独立书店都有很强的个性,例如特定的类别或者作者,可以参考我闲逛武汉书店的文章。像下面是在武汉视觉书屋拍摄的照片,整个书店陈列的都是艺术类书籍:
寻找书籍
如果你对逛书店兴趣寥寥,那么在互联网上也可以先通过优质的书单找到感兴趣的科目,例如豆瓣 Top250 可以找到大多数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书籍。如果对新书兴趣浓厚,那么关注一些特定领域的博主或许有所帮助。
在阅读初期,个人建议不要太纠结该书是否足够优秀,只要稍有兴趣,就可以通过检视阅读(可以理解为略读)来判断一本书是否值得读,只有读过才知道该书是否感兴趣,是否值得读,如果对该主题不感兴趣,无非是换一本书而已。
如果你本身已经有了感兴趣的科目或者书籍,那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寻找更多相关图书:
- 本书作者还写过哪些书?例如如果你对《人类简史》感兴趣,那么大概率尤瓦尔·赫拉利的简史三部曲都会符合你口味。
- 本书是哪家出版社出品?例如笔者比较喜欢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图书质量普遍都比较高。
- 豆瓣中收藏了该书的豆瓣豆列或者书单?例如笔者在看完《美的历程》后对中国美学和思想史开始有所兴趣,便通过关于美学和审美这个豆列书单打开了新的领域。
- 另外不少作者会在序言或者末尾加上自己的推荐书目和参考书目,遇到类似情况按图索骥即可。
收集之旅
书籍归纳
在发现了优秀的书籍之后,如果有条件立刻阅读完它当然是理想的。但往往现实并不如愿,我们往往会被各种工作和琐事占据时间。所以为了防止遗忘后续继续阅读,笔者往往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将它保存下来,并且尽可能的收集归纳后将它可视化。以便于后续准备阅读计划和主题阅读:
一方面是因为我们无法做到当发现一本好书的时候,就可以立刻开始阅读它。特别是当进行主题阅读时,我们可能会一次性的阅读多本同类书籍,所以在阅读之前,还需要收集和归纳同类题材的书籍。
另一方面是由于感兴趣而收集来的书籍数量可能会远远超过你能计划的阅读数量,所以在阅读前,还需要进行计划性的挑选。看看是否满足主题阅读的需要,当前阅读的优先级等。
首先第一步是将感兴趣的书籍归纳到一处。对于这一步的工具和流程需要:
- 自动化:能自动添加书籍名称、作者、ISBN、封面等,也支持手动添加。
- 灵活性:能添加删除书籍的字段,有助于更好的组织归纳。如书籍类别、看完日期,评分等。
- 可视化:良好的页面支持,可定制化的展示自己需要的字段和图片。如陈列正在读、想读、已读等页面。
- 笔记支持:与后续的输出相结合,与笔记合二为一有助于减轻管理的压力。
在这些需求下,目前我个人选择的产品是 Notion,它的数据库功能可以覆盖后三条需求,配合其 Chrome 插件 Save to notion 可以完美实现第一条自动化功能。整体流程简单,定制化程度高,结合 notion 的页面风格设计简约、克制,所以综合起来是我个人最偏爱的方案,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任何你喜欢的工具。
其整个保存逻辑流程如下:
首先在 notion 中定制一个图书资源的数据库,定制相关的数据库字段。诸如书籍名称、作者、读书状态、封面图片、类别等等。
其次可以通过该数据库组织视图,将在读书单
、想读书单
、已读书单
和计划书单
列在入口处,这样一个基本的图书馆系统就组织成功了。如果你也想要类似的效果,你可以通过点击 Guangzheng Book Template 来复制模版创建一个属于你的数据库和书籍管理系统。
当你创建好一个数据库后,便可以开始将书籍自动化的保存到数据库中,目前中文书籍信息最全的地方还是豆瓣读书,所以我们针对豆瓣图书构建自动化流程。通过下载 Chrome 插件 Save to notion,进入豆瓣某一本书的页面,点击 Notion Saver 图标,配置图书数据库和相应数据库字段,点击 Save 便可以轻易保存。配置如下图所示:
整个自动化保存流程如下图 GIF 所示 (你可以通过右键打开新Tab重复观看):
计划阅读
从前文可以得知笔者之前一直都是随机阅读的爱好者,转向计划阅读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主题阅读的需要。当你需要对一个理论或者现象进行辩证看待时,只看一个作者的观点往往容易陷入偏见,一本书往往难以窥视知识的全貌。
为此我们需要对同一个问题,获取不同作者、不同角度的看法。诸如对于经济学中的国家干预主义与经济自由主义,凯恩斯与哈耶克两位同时代的经济学家可以得出完全相反的观点,这类例子在书籍和生活中数不胜数。需要我们保持平和、谦逊的态度对相关的知识进行主题阅读,才能有所收获。
以前在读书的时候,容易对某本书或者某个作者产生崇拜,但是过了几年在重读这本书的时候,经常会产生失望感,也不太能理解当年为什么会如此狂热这本书或者人。以至于后面读书的时候,无论书写的多么有道理,多么的出色,也会默默的保持一定的距离。
其次是部分知识有较高的门槛,如果阅读不按顺序的话,容易无效阅读和磨损对其的兴趣。例如对明史没有任何了解,就直接读《万历十五年》,书中的草灰蛇线就容易被忽视,最后对书的评价也就截然不同。还有类似于哲学体系,很多理论都是继承前人扩展或者批判的,如果直接跳过前人理论就进行阅读则容易一头雾水。
所以制定阅读计划是有助于构建个人的知识体系的,计划阅读并不是推荐你计划一年或一个月要读多少本书,而是要明确感兴趣的领域主题,列出主题书单,制定阅读顺序。
对于书籍来说,你可以在 notion 中创建一个新的 Page 来存放书单,例如下面的经济学书单,你同样可以在 Guangzheng Book Template 中找到这个页面:
当计划制定完成后,通常计划书单中的书籍数量往往比实际能阅读的要多,这时还可以继续进行删减,保证阅读内容的质量进一步的提高。
阅读
当计划制定好并开始阅读时,笔者建议除了阅读本身之外一切事物都放弃纠结和比较。我看过很多关于阅读的讨论与争吵,诸如阅读设备的选择?纸质还是电子?电子书的阅读软件选择等等。笔者认为这些比较和选择毫无意义,没有任何的设备能代替你的思考,也没有任何的工具能代替你与作者对话。
笔者小时候通过在书店租书的方式租凭阅读,大学时期从图书馆借阅图书,工作后租房于是选择电子阅读的方式。这些不同的阅读方式对于我阅读本身并没有任何区别,同样是与作者的灵魂对话,用纸质书或者昂贵的电子设备并不会让这个过程变得更加顺利。
当然如果从阅读效率来讲,笔者还是需要承认,买书不如借书!借书不如租书!租来的图书往往比买来的图书看的更香!人类的懒惰和劣根性这一刻在我身上还是体现的淋漓尽致!所以如果大家有借阅图书的条件,不妨试试。
总而言之,这一节笔者并不推荐任何的设备或者工具来辅助阅读,并建议读者放弃对阅读工具投入时间,专注阅读本身!多阅读一本书内容本身,比起将时间花费在阅读工具、方式和流程要来的更加有价值,希望大家共勉!
当然,对于阅读的方法,并不局限于工具,还有一些认知层面需要进行方法性的思考。例如不同类别的书籍该如何阅读?不同难度的书籍应该如何选择?
分类阅读
在阅读前,我们往往就需要对一个书籍的分类有所了解,这样有助于辩证的看待问题和知识。
例如阅读专业型书籍如经济政治学科,我们可能需要带着很多的问题来辅助阅读。例如:
- 这本书在谈些什么?
- 这本书的意义和内容?
- 作者的目的?
- 本书的内容真实吗?
- 你对本书的观点在观看前后变化大吗?是否会进行调整?
- 最后感觉本书哪里说的对?哪里说的有缺陷?
这是因为一些专业的书籍需要我们对其主题进行归纳和总结,并进行后续的对比和分析。
但如果你观看的是想象文学或者故事书籍,那么上述的关注点则毫无意义。因为在想象文学中,可能要注意的是不抗拒故事带来想象和影响力,更不需要去找共识、主旨、或者论述,如果你用适于传递知识、与真理一致的标准来看待小说,那么你将收获不到作者想带给你的任何共鸣。
分层阅读
除了需要关注分类的阅读方法外,对于部分书籍和资料还需要进行分层阅读,根据自身的水平选择合适难度的书,例如:
- 入门类:激发个人兴趣,了解某领域的大致范围和概念。以帮助自身了解是否对该主题感兴趣,是否继续研究?
- 精通类:某领域中的基础教科书、通识书,需要有完整的体系结构。
- 专业类:已经对整个领域有相当的了解,对领域的某一个方向、流派进行定向、延展阅读。
- 先驱类:不过多解释,超出笔者能力范畴太多,书籍的实效性大概率已经满足不了你了,去研究论文吧。
需要进行分层阅读的大多数都是专业书籍,关于这点笔者唯一要提醒的是,在入门级别以上,例如构建完整的领域知识体系,尽量选择国外的教科书,看看这个专业最好的学校使用的教科书是哪本,你可以通过 Open Syllabus Project 来搜索顶级大学常用教材,以免被不称职的教科书毁掉你的兴趣。
相信笔者,如果你阅读某领域的入门和精通级别的书籍读不下去,那不是你的问题,而是作者的问题。
知行合一
把学到的东西藏在心里不仅是可耻的,而且是有害的,凡是我们不去努力分享的,也必将从我们这里失去。
每当阅读完一本书后,笔者一开始总是沾沾自喜,自认为又掌握了很多知识。直到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的模糊,不得不悲观的承认,知识不会永远属于我。于是笔者努力探索方法将知识保留的久一点。包括但不限于这些方法:
- 主动阅读:向书本和作者提出自己的疑问。
- 本书在谈些什么? 是如何依次发展主题的,如何逐步从核心主题分解出从属的关键议题来。
- 作者要表达什么?找出主要的想法、声明与论点。组合成作者想要传达的特殊讯息。
- 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 记录笔记:
- 列出大纲和重要观点。
- 回答上述主动阅读的问题。
- 相同主题书籍之间的关联,不同作者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
- 作者和自己的看法。
那么经过上述的努力后,知识就属于自己了吗?笔者不得不绝望的承认,知识的失去可能有所减缓,但是仍然在不可逆转的持续。
并且在做笔记的过程中,写的满满当当的笔记会让我自己不承认自己的无知和浅薄,会认为自己写下的笔记,就是已经收获的知识,而笔记滋生出的优越感将自己慢慢带向自欺与虚荣。
随着时间的推移,笔者发现可能只有靠分享知识,靠教导他人,才能在某种程度上解决该问题。
只有当笔者分享时出现语塞词穷的情况,才会正视自己的无知。只有在分享知识而不能自圆其说之时,才会认识到自己的偏见。而这种窘迫能帮助自己摆脱无知和偏见,以谦虚的心态去学习知识。
所以可能只有通过输出分享,以教代学的方式才能正视无知与浅薄。甚至只有通过实际的行动知行合一,才能将知识完整掌握。
那么我们该如何分享呢?身边有朋友进行分享讨论和争辩的话绝对是人生一大幸事,没有的话也无需在意,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通过发表文章,例如发表到自己的博客或者网络平台上。也可以通过制作视频、举办 session 的方式来扩展,借此来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总结
回顾上面所有内容,我们从主题阅读的需要,而衍生了一些的流程来辅助阅读。然而所有的工具和流程都只能作为辅助手段,切记不可因小失大,忘记初衷而陷入工具的漩涡中无法自拔。
阅读方法论唯一有价值的就是阅读本身,多阅读一本书的内容本身,比起将时间花费在阅读工具、方式和流程要来的更加有价值。
世界上也不存在所有人通用的阅读方法,阅读方法本身就代表着强烈的个性和说教,如果你有更好或更适合你的方法,可以在评论中互相探讨。
本文撰写于颠覆性生产力变革的前夜,OpenAI 刚刚发布 GPT-4 的模型。纵观工业革命以来的近代史,我们可能身处蒸汽机或信息技术变革的前夜,随着生产力的变革,社会动荡往往也会加剧,通胀、失业、战争都是这个康波周期底部的产物。而越是困难时期,阅读和思考就愈发显得弥足珍贵。毕竟 AI 唯一替代不了的,就是思考本身。